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4家銀行超680億被挪用 中國金融腐敗猖獗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中共審計部門近日公布了12家國有金融機構去年的審計情況,涉及大量的違法違規案件。被披露的案件中,4家銀行超過680億元貸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轉套利,還有3家保險公司通過造假騙取和瓜分財政補貼數億元。


6月25日,中共審計署網站發布國務院關於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它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。

《報告》顯示,重點審計的12家國有金融機構資產總額60.43萬億元、負債總額47.48萬億元,淨資產收益率0.78%到18.57%。審計內容還包括4家重點金融機構政策落實情況。


審計發現,6家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含金量不高,有的將其它類貸款違規變造為科技、綠色、涉農等重點領域貸款。同時部分信貸投放虛增空轉,其中5167億元即貸即收,在考核前發放、考核後收回;還有的等額存貸,企業在貸款前存入等額存款或貸款後再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回銀行。

此外,4家銀行680.59億元名義上投向科技創新領域的貸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轉套利。

至2023年底,4家銀行未完成2020年底前出清任務,仍為461戶“僵屍企業”等保有貸款余額314.41億元,其中34.84億元為2023年新發放;306.09億元風險資產通過“無效重組”、違規展期等方式虛假盤活,長期以“仍未不良”的虛假形態占用信貸資源。


《報告》還提到了重大違紀違法問題查處情況,2023年5月以來,審計共發現並移送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310多件,涉及1200多人。

《報告》稱,借助信息技術鑽監管漏洞等腐敗行為更趨隱蔽,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開始顯現。如金融監管部門某司級幹部利用職務影響力,長期扶持特定民企提升行業競爭力,收取巨額錢款及股權,並通過同一網點先取後存、借用親屬銀行賬戶、虛擬貨幣交易等“技術處理”,隱藏民企轉款來源。




一些企業利用國家生態保護、高新產業等支持政策,勾結公職人員違規取得經營權,或弄虛作假騙取財政補貼。

如全國首台套首批次應用保險,由中央財政按保費的80%給予投保單位補貼,但有3家保險公司2019年至2022年伙同多戶企業,通過投保、理賠等環節造假,或擴大保險責任等方式,騙取瓜分中央財政補貼3億多元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1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29 秒